在选择变频调速系统干式空心电抗器时应考虑额定交流电流、电压降、电感量、对应额定电流的电感量与电缆长度等方面:
1)额定交流电流的选择。额定交流电流是从发热方面来选择电抗器的长期工作电流,同时应该考虑足够的高次谐波分量,即干式空心电抗器实际流过的电流是变频器驱动电动机负载的电流。
2)电压降。电压降是指50Hz时,对应实际额定电流时电抗器线圈两端的实际电压降。通常选择电压降在4V~8V左右。
3)电感量的选择。电抗器的额定电感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若电感量选择不合适,会直接影响额定电流下的电压降的变化,从而引起故障。而电感量的大小取决于电抗器铁芯的截面积和线圈的匝数与气隙的调整。干式空心电抗器电感量的选择是根据在额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缆长度来确定,然后再根据电动机的实际额定电流来选择相应电感量要求下的铁芯截面积和导线截面积,才能确定实际电压降,对应额定电流的电感量与电缆长度。
理想的电抗器在额定交流电流及以下时,其电感量应保持不变,随着电流的增大,而电感量逐渐减小。当额定电流大于2倍时,电感量减小到额定电感量的0.6倍。当额定电流大于2.5倍时,电感量减小到额定电感量的0.5倍。当额定电流大于4倍时,电感量减小到额定电感量的0.35倍。
在实际使用中,只要负载是感性的,电抗器可采用1%阻抗或更低一些都是可行的,因为,PWM调制频率远高于基波频率,干式空心电抗器的电感量是以基波电流流经电抗器时的电压不大于额定电压为佳。
输出侧交流电抗器绕制在磁芯上的导线头尾的位置关系到电感向外发射干扰能量的程度,变频器输出侧交流电抗器的断面结构如图4所示,绕组头1在里层,尾2在外层,因此1接变频的输出,2接负载电动机较好,这样,变频器输出端的强干扰被外层屏蔽,减少干扰向外发射。
输出侧交流电抗器的抑制频率若在较高频率范围,应使用铁氧体磁芯,以减少损耗,但体积较大。在变频器与负载之间若设有变压器,变压器输入绕组的漏抗和变压器损耗大大削弱调制波,起到了输出侧电抗器的作用,因此可以省略输出侧交流电抗器。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和我联系删除!